股票配资配资 8100万美元一枚!美国高超弹开始交付,准备部署菲律宾瞄准中国?_导弹_技术_高超音速武器
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延迟后,美国陆军终于收到了首枚生产型LRHW导弹股票配资配资,这标志着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这一进展出现在中国东风-17导弹已在六年前便开启了高超音速武器时代的背景下,表明美国虽然迟到,但总算迎头赶上。而与此同时,已经在澳大利亚和菲律宾部署的“提丰”发射器,预示着这场战略博弈并没有缓慢展开,而是直接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。
2019年10月,中国的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的亮相震惊了全球。这款导弹采用了大气层内滑翔技术,并追求中段飞行时的高机动性,极大地增加了对手的拦截难度。它宣告了美国昂贵的反导系统面临过时的危机。在这一压力下,美军迅速启动了多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,并在短短一年内就开始了赶超中国的努力。到2021年,美国陆军向第17野战炮兵旅的第1多域特遣部队交付了除LRHW外的一整套发射系统,成为领先的项目之一。尽管如此,接下来几年美军的高超音速导弹研发却遭遇了接连的失败。从由空军主导的先进项目到LRHW这类相对成熟的型号,失败率都居高不下,成为美军的噩梦。
展开剩余76%对一个十多年前便开始高超音速武器构思的国家来说,这种状况显得格外尴尬,也影响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在盟友中的声望。与此同时,欧洲、日本和韩国等地区也逐渐在谋划自行研发高超音速武器,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美国决定调整策略,将重点转向成熟的技术和项目,放弃了许多高端而未能成功的研发方向。通过这一调整,LRHW在成功进行三次发射后,于2024年末顺利进入早期生产阶段。这次交付的生产型LRHW是经过数月延期后最终完成的,造价高达8100万美元,相当于一架崭新的F-35A的价格。
根据计划,第二批8枚LRHW将在未来一年内交付,每枚造价预计不低于7000万美元。随着采购数量逐渐增加,预计超过400枚后,单枚LRHW的造价将有望降至4100万美元,尽管如此,这个价格仍然高于曾被视为“最昂贵常规导弹”的“标准-3”,是东风-17造价的四倍以上。更为关键的是,尽管美国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,LRHW的性能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。为了降低技术风险,美国陆军选择采用了冷战末期“潘兴Ⅱ”导弹所使用的双锥体设计,这一设计帮助LRHW在其他高超音速项目的频繁失利中脱颖而出,开始进入量产阶段。
然而,这种40多年前的技术,如今已难以称得上领先,许多人甚至将LRHW视为美军新一代的普通中程弹道导弹。从技术角度来看,LRHW与俄罗斯的“匕首”导弹相似,属于地对地增程版。虽然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这类导弹,但它的后续发展潜力相对有限。对于中国来说,LRHW的最大射程接近4000公里,一旦与“提丰”系统整合并实现常驻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战略布局,带来的威胁不容忽视。毕竟,LRHW是美国退出《中导条约》后,首个发展出来的中程弹道导弹,其灵活性远超洲际弹道导弹。
目前,部署在菲律宾的“提丰”发射器,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导弹打击能力,但由于缺乏LRHW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,其战斗力依然有限。值得注意的是,LRHW的所有测试项目尚未完成,首枚交付的导弹并不意味着正式进入量产阶段。根据美国陆军的描述,尽管开发一款新型导弹通常需要10年的时间,但LRHW在五年内完成了初步开发,这意味着其短期内的生产能力仍然有限。目前,搭载了“标准-6”与“战斧”导弹的“提丰”,并未具备真正的战略威慑力。
尽管如此,国内反导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,涌现了以红旗-19为代表的多款先进系统。中国在深入了解双锥体技术和高速滑翔布局的基础上,已在LRHW服役前,提前研发出针对这类入门级武器的反制措施,具有较大的潜力应对这种威胁。
高超音速武器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,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,为了提升即时战力,不得不基于常规弹道导弹进行一些基础改进(如鹰击-21)。按照技术迭代规律,预计到2030年前后,全球的反导技术水平将达到巅峰,足以应对像LRHW这类局限性较大的高超音速导弹。到那时,真正的高超音速技术博弈将在各国之间展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网址导航 八阵图不是诸葛亮发明的?从孙家寨汉简,探究汉代军队实战阵法_冷兵器_研究_文化
- 下一篇:没有了